在中美元首会晤与G20峰会的前几个小时,2022年11月14日,凤凰卫视《今日谈》直播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其中谈及的一些细节与前瞻,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关视频在各个平台的点击量超过500万。人大重阳君将视频与文字稿整理推荐如下:2022年以来,各方面形势都很紧张,从俄乌冲突,到全球通胀、粮食危机、气候变化,方方面面都显得很紧张,从这个角度来讲,中美两国的领导人能够坐到一起,面对面,像老朋友一样寒暄一下,回忆一下,确实让我们对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前景有更多期待。
主持人:王先生您好,这次会晤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两年以来,首次中美双方元首进行线下面对面的交流,特别是8月份佩罗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之后,中美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当前国际形势也是复杂多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两国元首的会晤有怎样特殊的意义?
王文:首先,我认为,应当先把这次会晤定义为老友相见。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相识、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如追溯历史,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当拜登在奥巴马政府任职副总统时,那时习近平主席还是国家副主席,双方就已经有很好的交往了。有人曾经统计过,两人面对面的交谈时长超过28个小时,至少有8次面对面、通电话或者视频会议等方式的交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是两位大国领导人的老朋友相见。
但是,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结构性的矛盾中,国际国内社会一方面对这次见面给予了非常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又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预期很低。因为美国对华政策,从过去两年拜登政府的实际表现来看,继承了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的所谓“遗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变本加厉,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对拜登政府的相关对华承诺表示怀疑。
但无论如何,2022年以来,各方面形势都很紧张,从俄乌冲突,到全球通胀、粮食危机、气候变化,方方面面都显得很紧张,从这个角度来讲,中美两国的领导人能够坐到一起,面对面,像老朋友一样寒暄一下,回忆一下,确实让我们对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前景有更多期待。更重要的,在外界的普遍期待下,如果中美两国在会晤中有更多的共识,对世界肯定也是好事。所以,这次的元首会面,大家给予了很高意义的评价,是不为过的。
主持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元首见面的这个时机点是不是显得愈发重要了?
王文:对,这个时机点相当于处在了一个历史十字路口的关键时间点,从军事层面上讲,俄乌冲突未来该怎么办?在面临军事冲突的衍生效应下,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共识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的安全局势;在经济,如粮食以及其他方面局势发展上,大家都在看中国美两国领导人面对面会谈能够达成怎样的共识,释放哪些信号。主持人:拜登也表示这次会晤的一个主要议题之一就是要为中美关系设定一个“底线”,弄清楚红线在哪里,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地走向恶化。您如何来理解拜登的表态。
王文:拜登说这样的话,有他的企图。其实中美关系的底线和红线,中国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早在2021年的中美天津会晤上,中国就已经给美国人划了三条底线。第一,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第二,美国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第三,美国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三条底线非常清楚,拜登为什么还要说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所谓管控分歧?实际上是为了要对国际、国内说,他好像在很努力地防止中美两国关系的下滑,占据国际舆论中的道德高地。从某种层面上,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另外更重要的,拜登这么做也是在进一步试探中国三条底线的空间和弹性。比如什么是“不能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什么是“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细节层面上看,正好映射了很多外界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分析,美国现在企图像切香肠一样一点一点逼中国后退,希望能够在逼中国后退的过程中获得美国的最大利益。主持人:美国一方面说为中美关系设定红线,另一方面又在频频踩踏红线。我们看到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最近表示会把中美元首会晤的情况向中国台湾地区进行通报,您觉得美方此举意欲何在?
王文:这是美方又一次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挑衅、切香肠的表现。红线实际上美国已经踩上去了,只不过到底是踩上一个脚趾,踩上四分三分只脚,还是踩过整个脚丫?这是美方在不断尝试试探中国的忍耐之心。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方面一直在保持战略的定力与耐力,多次表示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美国实际正在设置一个陷阱,希望中国能够跳进去。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保持战略定力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所以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走向恶化,不应该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华盛顿方面应该采取更加真诚的行动。
王文:所以我们对华盛顿方面做出的所谓“承诺”,一方面要进行战略反击,要让其更加认识到我们的底线不容动摇与侵犯;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要放平我们对华盛顿方面的预期。主持人:这次台湾问题也应该算是这次中美首脑会晤的焦点议题,您分析双方会不会就台湾问题达成相关共识?
王文:台湾问题的共识,早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就已经达成了。最大的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共识,中美之间一直都有,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美国方面历任总统都承诺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变。
问题在于,拜登政府最糟糕的一点,是在大的共识下面进行掏空,不断在踩红线的过程中挪脚前进,进行了很多恶劣的行动,如纵容佩罗西访问中国台湾地区,拜登政府对台军售计划额历史最高,再加上如真的进行了这次所谓的通报中美元首会晤情况,那又开创了一个更加恶劣的先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拜登政府对台政策行动要展开一定程度的反击,要让拜登政府知道其在台湾问题上不能碰、不能碰、不能碰的中国底线和战略意志。主持人: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该是互利共赢,美国应该立即停止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以及意识形态化。您分析,这次元首会晤期间,在中美的经贸关系上面,会不会达成相关的共识?
王文:过去的四五年时间,特朗普政府时期发动的对华贸易战,数据上看,美国已经失败了,国际上以及美国国内很多舆论与观察也持相同观点。过去四年多时间,中美两国的贸易总额从2017年的不到6000亿美元不断上升,2021年是7500亿美元,2022年可能会突破8000亿美元。发动贸易战,美国希望减少对华贸易逆差,但实际上这四五年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越拉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已经是败了,但是美国还是要给自己留点面子。
所以在中美经贸问题上,我们更要保持相当的战略定力,在经贸问题上没有必要有诉求于美国。如美国依旧设置高额关税,我们奉陪。所谓的高额关税最终都转嫁成美国的通胀,由美国人民承担。所以,美国故意要抛出一个经贸问题来,就是希望想让中国“响应”,如果中国先提出请美国取消关税,美国就又有一个条件向中国施压。在经贸问题上,我们不要着急,等美国人自己来提,美国有诉求,美国自己提,我们能占据一定的主动性。中美经贸关系走到今天,我们应有更多自信,对美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持人:您分析像关税这样细节化的问题,这次会讨论到吗?
王文:关税问题,一定不是这一次会晤最重要的重点。一方面,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底气上不如中国足;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在对华关税问题上是分裂的,一派认为应当取消关税,另一派认为应该保持关税进而保持对中国的压力。因此,这次会晤中,关税问题的优先度相比之下会放在较后的位置。主持人:另外,在国际和地区的问题上,比如说俄乌冲突,另外比如朝鲜半岛的局势,相信双方的元首都会谈及到。那么像这些在国际和地区的热点问题上,您觉得中美双方会达成怎样的共识?
王文:首先,在这些问题上,中美双方是有共识空间的。比如在俄乌问题上,我相信中美两国都会有类似的表态,即禁止在俄乌冲突中使用核武器,使用核武器将导致人类的灾难,这也是为俄乌冲突滑向最糟糕的境地划一条人类文明的底线。前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时也曾经做过类似的表态。
第二,我希望美方也同意中国的主张,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在劝和促谈,希望俄乌双方能够坐在一起谈判,尽快结束这场军事冲突。在这一点上,美国是在拱火。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大的期待,希望美方也能同意中国劝和促谈的主张。美国这次中期选举以后,对于拜登来讲,并不是完全的胜利,拜登的政策会受到众议院的掣肘,从这个角度来讲,达成劝和促谈的共识也是有希望的。主持人:我们都知道G20和APEC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机制。特别是G20的成员占世界GDP总量的80%以上,占国际贸易总量的75%以上,占世界人口总量的60%左右。而且,在全球抗疫、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间、多领域危机叠加共振的一个情况下,您觉得今年G20峰会如何来推动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呢?
王文:G20其实是我研究最多的方向之一,过去8年,G20峰会我都现场参加或参与一些国际合作工作。实际上,本次G20峰会相比过去G20峰会有一些好的地方,也有一些遗憾。好的地方在于,在这样一个非常艰难的背景下召开了大国领导人的全球经济金融宏观政策协调峰会。G20被称作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首要平台,在某种层面上比APEC更加重要。APEC是亚太区域性质的,而G20在全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G20不只是你刚才提到的在全球经济、贸易、人口中的占比较高,而且它还具有其他很多代表性,比如G20会邀请一些区域的代表性国家参与。所以,在当下,G20代表着全球下一步经济金融治理的方向。这些大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产生的共识,将会向全世界未来的发展释放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信息。所以你刚才讲的“共同复苏 强劲复苏”被作为这次印尼G20峰会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代表着全球主要国家带领全球85亿人走出当前疫情等困境的强大决心。但是,本次G20峰会也存在一些遗憾。比如说,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的领导人在G20这个平台上的作用被弱化。一位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已经明确表示不参加G20;另一位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他的任期只剩一两个月,所以他也不够积极。最终,我们看到,从2008年到现在,G20领导人峰会这样一个机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就是不够团结,从中也能看到全球经济金融治理面临的困难。主持人:G20峰会传统上会聚焦宏观经济的议题,但是近些年我们看下来G20峰会似乎更加关注比如说气候变化、反恐、还有全球卫生等更加宽泛的议题。本次G20峰会,外界普遍预计乌克兰危机、通胀问题、能源问题会是热点议题。对于这些热点议题,您有何观察呢?
王文:没错,因为G20领导人峰会议题设置实际上采取了“三驾马车”机制,即主办国通过与上届主办国和下届主办国根据当前全球关切商议当年G20领导人峰会的主题。我认为印尼G20峰会的主题设置非常好。“共同复苏 强劲复苏”实际上就是目前全球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出现的供应链危机、粮食危机、难民危机的大国应对方式。
另一方面,这个主题也是对着美国去的。因为美国今年以来连续几次大幅加息导致全球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货币市场都出现了超出预期的动荡。而且美国非常自私自利,割全世界韭菜,转嫁危机让自己经济复苏。同时,全世界相当多一部分国家由于美国此前的“大放水”而导致严重通胀,至今没能解决。所以,“共同复苏 强劲复苏”这个主题就是希望能够向美国施压,让美国采取相对负责任的经济金融货币政策。同时,这样一个主题也要求大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在这个层面上,G20过去这些年做的不错,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做得相当不错。那个时候,中美之间的宏观经济金融货币政策协调得非常好。这也使得美国非常迅速地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在很多方面大国之间没有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比如,美国在加息,而好多国家在降息,导致大致所有国家看上去都在各自为政。这样十分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所以,这个时候迫切需要各个大国领导人坐在一起面对面地互相交谈、互相沟通,对各自财政货币金融政策互相通报,并采取一定的协调措施。要知道,一国采取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一定会有外溢效应。所以,要顾及他国的感受,尤其是对美国而言。在这样的政策协调需求下,G20峰会是难得的一次所有主要大国领导人,尤其是中国领导人,到现场面对面跟大家沟通协调。我相信,这次G20领导人峰会之后会有更多利好的消息出来。主持人:我们看到从11月以来,东盟峰会、G20峰会、APEC峰会接连登场。三个重量级峰会接连在亚洲举办也说明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中心地带。那么东亚地区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不是也在不断凸显?
王文:越来越多的人评估东亚地区将取代北大西洋地区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东亚地区,也就是西太平洋地区,在未来10年里面会发生一个巨大的经济超越现象,就是西太平洋地区中日韩三国加上东盟的经济总量会超过北大西洋地区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的经济总量。这就意味着出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重心正式从北大西洋转移到了西太平洋。
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今年印度GDP已经超过英国,很多人预测未来5年印度GDP大概率会进一步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如此一来,未来全球经济总量前四位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在过去500年里,这将是全球经济总量前四位里首次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岂止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是经济层面上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东亚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G20峰会第一次连续3年在新兴经济体召开。从现在的印尼到后面的两年印度、巴西,都是新兴经济体。在“三驾马车”机制下,未来G20峰会议题的设置会更加体现出新兴经济体的意愿和对未来的关切。主持人:在这次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也会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面。在不久之前,德国总理舒尔茨率领一个豪华的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就说到,与中国搞脱钩是错误的。那么,在当前能源危机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您觉得法国接下来会作何选择?
王文:我觉得法国大概率会跟德国一起向中国“争宠”。现在看来,从特朗普开始到拜登继承的这种与中国脱钩的战略完全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未来的全球化方向。这次乌克兰危机之后,大量欧洲人在反思。因为,除了乌克兰,欧洲是最大的输家。欧洲被迫付出几倍的成本去购买美国的天然气和石油,在美国通胀已经向下走时,欧洲的通胀仍然居高不下。
所以,欧洲国家必须要有赖于中国的帮助。本次中法之间的元首会晤十分重要,有助于化解,也是分化美欧之间所谓的面对中国的团结。马克龙一定会体现出法国战略从过去一两年全面倒向美国向相对中立的位置转变。一方面,法国会继续跟美国保持好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法国大概率也会在G20峰会上做出拒绝与中国脱钩的表态。主持人:国际社会都在期待中国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非常感谢王文先生的点评和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